在编译到底是什么一文中,我们了解了编译在计算机编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,这次我们将探讨编译系统是由哪些角色组成的!
回顾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:
编译,其实就是把源代码变成目标代码的过程。如果源代码编译后要在操作系统上运行,那目标代码就是汇编代码,我们再通过汇编和链接的过程形成可执行文件,然后通过加载器加载到操作系统里执行。如果编译后是在解释器里执行,那目标代码就可以不是汇编代码,而是一种解释器可以理解的中间形式的代码即可。
组成编译系统的基本元素
通常来说,编译系统是由 4 个部分组成
- 预处理(preprocessor):负责引用 header file,libraries 的文件并组成完整的代码,以 C 语言为例,就是根据
#
开头的指令,例如#include <stdio.h>
插入stdio.h
的内容 - 编译器(compiler):把重新组合好的代码再转交给 compiler,并转化成汇编语言(assembly language),使用汇编语言最重要的原因是不同的高级语言都可以变成汇编语言,汇编码也比机器码好 debug,PS:汇编语言会因硬件的架构而有所不同。
- 汇编器(assembler):将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码(machine code),并打包成重新定位的目标文件(object file)
- 链接器(linker):负责合并所有的 object file 并产生可执行的文件,它可以被加载到内存中执行。
我们再把流程绘制成如下的图示:
编译器的组成
知道了编译系统后,我们再探究下编译系统里面编译器(compiler)环节。
按照龙书里的说法,我们可以将编译器里做的事情分为两个阶段:
- 分析(Analysis): 又称为 Compiler 的前端处理(front-end),分析与解构原始代码,并将其整理成中间代码(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)与符号表(symbol table)并传给下一个阶段,当中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就会提示报错
- 生成(Synthesis):又称为 compiler 的后端处理(back-end),根据符号表与中间代码产出目标代码
为了理解编译器的作用,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。这里有一段 C 语言的程序,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编译过程。
int foo(int a){
int b = a + 3;
return b;
}
这段源代码,如果把它编译成汇编代码,大致是下面这个样子:
.section __TEXT,__text,regular,pure_instructions
.globl _foo ## -- Begin function foo
_foo: ## @foo
pushq %rbp
movq %rsp, %rbp
movl %edi, -4(%rbp)
movl -4(%rbp), %eax
addl $3, %eax
movl %eax, -8(%rbp)
movl -8(%rbp), %eax
popq %rbp
retq
你可以看出,源代码和目标代码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。那么,我们怎么实现这个翻译呢?
其实,编译和把英语翻译成汉语的大逻辑是一样的。前提是你要懂这两门语言,这样你看到一篇英语文章,在脑子里理解以后,就可以把它翻译成汉语。编译器也是一样,你首先需要让编译器理解源代码的意思,然后再把它翻译成另一种语言。
表面上看,好像从英语到汉语,一下子就能翻译过去。但实际上,大脑一瞬间做了很多个步骤的处理,包括识别一个个单词,理解语法结构,然后弄明白它的意思。同样,编译器翻译源代码,也需要经过多个处理步骤,
所以,我们将编译器的两个工作环节进行更细致的划分
- 分析 (analysis):
- 词法分析器 (lexical analyzer),也称 scanner,建立 symbol table
- 语法分析器 (syntax analyzer),也称 parser
- 语义分析器 (semantic analyzer)
- 生成中间码 (intermediate code generator)
- 中间码最佳化 (code optimizer) (optional & machine-independent)
- 生成 (synthesis):
- 目标代码生成器 (code generator)
- 目标代码最佳化 (machine-independent code optimizer) (optional & machine-independent)
流程图如下:
因为 Symbol Table 会在各个步骤都会使用到,因此将其独立画出来
当然国外也有人将其这样划分
现代语言,在语法解析过程,是可以不依赖符号表的,所以符号表一般都推迟到语义分析阶段才去建立,例如 Java 语言。 当然也有个别语言,在语法解析阶段需要查一下符号表(也就是获取上下文信息),才能知道某个标识符应该位于哪个语法中。所以,这个时候符号表会提前建立,在词法分析的时候就开始建立。
词法分析
首先,编译器要读入源代码。
在编译之前,源代码只是一长串字符而已,这显然不利于编译器理解程序的含义。所以,编译的第一步,就是要像读文章一样,先把里面的单词和标点符号识别出来。程序里面的单词叫做 Token,它可以分成关键字、标识符、字面量、操作符号等多个种类。把字符串转换为 Token 的这个过程,就叫做词法分析。
把字符串转换为 Token(注意:其中的空白字符,代表空格、tab、回车和换行符,EOF 是文件结束符)
语法分析
识别出 Token 以后,离编译器明白源代码的含义仍然有很长一段距离。下一步,我们需要让编译器像理解自然语言一样,理解它的语法结构。这就是第二步,语法分析。
上语文课的时候,老师都会让你给一个句子划分语法结构。比如说:“我喜欢又聪明又勇敢的你”,它的语法结构可以表示成下面这样的树状结构。
那么在编译器里,语法分析阶段也会把 Token 串,转换成一个体现语法规则的、树状的数据结构,这个数据结构叫做抽象语法树(AST,Abstract Syntax Tree)。我们前面的示例程序转换为 AST 以后,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:
这样的一棵 AST 反映了示例程序的语法结构。比如说,我们知道一个函数的定义包括了返回值类型、函数名称、0 到多个参数和函数体等。这棵抽象语法树的顶部就是一个函数节点,它包含了四个子节点,刚好反映了函数的语法。
再进一步,函数体里面还可以包含多个语句,如变量声明语句、返回语句,它们构成了函数体的子节点。然后,每个语句又可以进一步分解,直到叶子节点,就不可再分解了。而叶子节点,就是词法分析阶段生成的 Token(图中带边框的节点)。对这棵 AST 做深度优先的遍历,你就能依次得到原来的 Token。
语义分析
生成 AST 以后,程序的语法结构就很清晰了,编译工作往前迈进了一大步。但这棵树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,我们目前仍然不能完全确定。
比如说,表达式“a+3”在计算机程序里的完整含义是:“获取变量 a 的值,把它跟字面量 3 的值相加,得到最终结果。”但我们目前只得到了这么一棵树,完全没有上面这么丰富的含义。
这就好比西方的儿童,很小的时候就能够给大人读报纸。因为他们懂得发音规则,能念出单词来(词法分析),也基本理解语法结构(他们不见得懂主谓宾这样的术语,但是凭经验已经知道句子有不同的组成部分),可以读得抑扬顿挫(语法分析),但是他们不懂报纸里说的是什么,也就是不懂语义。这就是编译器解读源代码的下一步工作,语义分析。
那么,怎样理解源代码的语义呢
实际上,语言的设计者在定义类似“a+3”中加号这个操作符的时候,是给它规定了一些语义的,就是要把加号两边的数字相加。你在阅读某门语言的标准时,也会看到其中有很多篇幅是在做语义规定。在 ECMAScript(也就是 JavaScript)标准 2020 版中,Semantic 这个词出现了 657 次。下图是其中加法操作的语义规则,它对于如何计算左节点、右节点的值,如何进行类型转换等,都有规定。
ECMAScript 标准中加法操作的语义规则
所以,我们可以在每个 AST 节点上附加一些语义规则,让它能反映语言设计者的本意。
- add 节点:把两个子节点的值相加,作为自己的值;
- 变量节点(在等号右边的话):取出变量的值;
- 数字字面量节点:返回这个字面量代表的值。
这样的话,如果你深度遍历 AST,并执行每个节点附带的语义规则,就可以得到 a+3 的值。这意味着,我们正确地理解了这个表达式的含义。运用相同的方法,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、一个函数的含义,乃至整段源代码的含义。
这也就是说,AST 加上这些语义规则,就能完整地反映源代码的含义。这个时候,你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。比如,你可以深度优先地遍历 AST,并且一边遍历,一边执行语法规则。那么这个遍历过程,就是解释执行代码的过程。你相当于写了一个基于 AST 的解释器。
不过在此之前,编译器还要做点语义分析工作。那么这里的语义分析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?
给你举个例子,如果我把示例程序稍微变换一下,加一个全局变量的声明,这个全局变量也叫 a。那你觉得“a+3”中的变量 a 指的是哪个变量?
int a = 10; //全局变量
int foo(int a){ //参数里有另一个变量a
int b = a + 3; //这里的a指的是哪一个?
return b;
}
我们知道,编译程序要根据 C 语言在作用域方面的语义规则,识别出“a+3”中的 a,所以这里指的其实是函数参数中的 a,而不是全局变量的 a。这样的话,我们在计算“a+3”的时候才能取到正确的值。
而把“a+3”中的 a,跟正确的变量定义关联的过程,就叫做引用消解(Resolve)。这个时候,变量 a 的语义才算是清晰了。
变量有点像自然语言里的代词,比如说,“我喜欢又聪明又勇敢的你”中的“我”和“你”,指的是谁呢?如果这句话前面有两句话,“我是春娇,你是志明”,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比较清楚了,是“春娇喜欢又聪明又勇敢的志明”。
引用消解需要在上下文中查找某个标识符的定义与引用的关系,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,语义分析的重要特点,就是做上下文相关的分析。
在语义分析阶段,编译器还会识别出数据的类型。比如,在计算“a+3”的时候,我们必须知道 a 和 3 的类型是什么。因为即使同样是加法运算,对于整型和浮点型数据,其计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。
语义分析获得的一些信息(引用消解信息、类型信息等),会附加到 AST 上。这样的 AST 叫做带有标注信息的 AST(Annotated AST/Decorated AST),用于更全面地反映源代码的含义。
好了,前面我所说的,都是如何让编译器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语义。不过在语义分析阶段,编译器还要做很多语义方面的检查工作。
在自然语言里,我们可以很容易写出一个句子,它在语法上是正确的,但语义上是错误的。比如,“小猫喝水”这句话,它在语法和语义上都是对的;而“水喝小猫”这句话,语法是对的,语义上则是不对的。
计算机程序也会存在很多类似的语义错误的情况。比如说,对于“int b = a+3”的这个语句,语义规则要求,等号右边的表达式必须返回一个整型的数据(或者能够自动转换成整型的数据),否则就跟变量 b 的类型不兼容。如果右边的表达式“a+3”的计算结果是浮点型的,就违背了语义规则,就要报错。
总结起来,在语义分析阶段,编译器会做语义理解和语义检查这两方面的工作。词法分析、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,统称编译器的前端,它完成的是对源代码的理解工作。
做完语义分析以后,接下来编译器要做什么呢
本质上,编译器这时可以直接生成目标代码,因为编译器已经完全理解了程序的含义,并把它表示成了带有语义信息的 AST、符号表等数据结构。
生成目标代码的工作,叫做后端工作。做这项工作有一个前提,就是编译器需要懂得目标语言,也就是懂得目标语言的词法、语法和语义,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。这是显而易见的,只懂英语,不懂汉语,是不可能做英译汉的。通常来说,目标代码指的是汇编代码,它是汇编器(Assembler)所能理解的语言,跟机器码有直接的对应关系。汇编器能够将汇编代码转换成机器码。
熟练掌握汇编代码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。但更麻烦的是,对于不同架构的 CPU,还需要生成不同的汇编代码,这使得我们的工作量更大。所以,我们通常要在这个时候增加一个环节:先翻译成中间代码(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,IR)。
中间代码
中间代码(IR),是处于源代码和目标代码之间的一种表示形式。
我们倾向于使用 IR 有两个原因。
第一个原因,是很多解释型的语言,可以直接执行 IR,比如 Python 和 Java。这样的话,编译器生成 IR 以后就完成任务了,没有必要生成最终的汇编代码。
第二个原因更加重要。我们生成代码的时候,需要做大量的优化工作。而很多优化工作没有必要基于汇编代码来做,而是可以基于 IR,用统一的算法来完成。
优化
那为什么需要做优化工作呢?这里又有两大类的原因。
第一个原因,是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有差异。源语言的设计目的是方便人类表达和理解,而目标语言是为了让机器理解。在源语言里很复杂的一件事情,到了目标语言里,有可能很简单地就表达出来了。
比如“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and with you I will grow old.” 这句话挺长的吧?用了 13 个单词,但它实际上是诗经里的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对应的英文。这样看来,还是中国文言文承载信息的效率更高。
同样的情况在编程语言里也有。以 Java 为例,我们经常为某个类定义属性,然后再定义获取或修改这些属性的方法:
Class Person{
private String name;
public String getName(){
return name;
}
public void setName(String newName){
this.name = newName
}
}
如果你在程序里用“person.getName()”来获取 Person 的 name 字段,会是一个开销很大的操作,因为它涉及函数调用。在汇编代码里,实现一次函数调用会做下面这一大堆事情:
#调用者的代码
保存寄存器1 #保存现有寄存器的值到内存
保存寄存器2
...
保存寄存器n
把返回地址入栈
把person对象的地址写入寄存器,作为参数
跳转到getName函数的入口
#_getName 程序
在person对象的地址基础上,添加一个偏移量,得到name字段的地址
从该地址获取值,放到一个用于保存返回值的寄存器
跳转到返回地
你看了这段伪代码,就会发现,简单的一个 getName() 方法,开销真的很大。保存和恢复寄存器的值、保存和读取返回地址,等等,这些操作会涉及好几次读写内存的操作,要花费大量的时钟周期。但这个逻辑其实是可以简化的。
怎样简化呢?就是跳过方法的调用。我们直接根据对象的地址计算出 name 属性的地址,然后直接从内存取值就行。这样优化之后,性能会提高好多倍。
这种优化方法就叫做内联(inlining),也就是把原来程序中的函数调用去掉,把函数内的逻辑直接嵌入函数调用者的代码中。在 Java 语言里,这种属性读写的代码非常多。所以,Java 的 JIT 编译器(把字节码编译成本地代码)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实现内联优化,这会让整体系统的性能提高很大的一个百分比!
总结起来,我们在把源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的过程中,没有必要“直译”,而是可以“意译”。这样我们完成相同的工作,对资源的消耗会更少。
第二个需要优化工作的原因,是程序员写的代码不是最优的,而编译器会帮你做纠正。比如下面这段代码中的 bar() 函数,里面就有多个地方可以优化。甚至,整个对 bar() 函数的调用,也可以省略,因为 bar() 的值一定是 101。这些优化工作都可以在编译期间完成。
int bar(){
int a = 10*10; //这里在编译时可以直接计算出100这个值,这叫做“常数折叠”
int b = 20; //这个变量没有用到,可以在代码中删除,这叫做“死代码删除”
if (a>0){ //因为a一定大于0,所以判断条件和else语句都可以去掉
return a+1; //这里可以在编译器就计算出是101
}
else{
return a-1;
}
}
int a = bar(); //这里可以直接换成 a=101
综上所述,在生成目标代码之前,需要做的优化工作可以有很多,这通常也是编译器在运行时,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个部分。
而采用中间代码来编写优化算法的好处,是可以把大部分的优化算法,写成与具体 CPU 架构无关的形式,从而大大降低编译器适配不同 CPU 的工作量。并且,如果采用像 LLVM 这样的工具,我们还可以让多种语言的前端生成相同的中间代码,这样就可以复用中端和后端的程序了。
生成目标代码
编译器最后一个阶段的工作,是生成高效率的目标代码,也就是汇编代码。这个阶段,编译器也有几个重要的工作。
第一,是要选择合适的指令,生成性能最高的代码。
第二,是要优化寄存器的分配,让频繁访问的变量(比如循环变量)放到寄存器里,因为访问寄存器要比访问内存快 100 倍左右。
第三,是在不改变运行结果的情况下,对指令做重新排序,从而充分运用 CPU 内部的多个功能部件的并行计算能力。
目标代码生成以后,整个编译过程就完成了。
编译器流程总结
Swift 编译器的不同之处
我们可以在 Swift 官网看到一篇名为 Swift Compiler 的文章,它从比较高的层面讲述了 Swift 编译器的主要流程,这里我们直接通过翻译的方式来介绍这些步骤:
- 解析(Parsing):解析器是一个简易的递归下降解析器(在 lib/Parse 中实现),并带有完整手动编码的词法分析器。这个分析器会生成 AST,但不包含任何语义信息或者类型信息,并且会忽略源码上的语法错误。
- 语义分析(Semantic Analysis):语义分析阶段(在 lib/Sema 中实现)负责获取已解析的 AST(抽象语法树)并将其转换为格式正确且类型检查完备的 AST,以及在源代码中提示出现语义问题的警告或错误。语义分析包含类型推断,如果可以成功推导出类型,则表明此时从已经经过类型检查的最终 AST 生成代码是安全的。
- Clang 导入器(Clang Importer):Clang 导入器(在 lib/ClangImporter 中实现)负责导入 Clang 模块,并将导出的 C 或 Objective-C API 映射到相应的 Swift API 中。最终导入的 AST 可以被语义分析引用。
- SIL 生成(SIL Generation):Swift 中间语言(Swift Intermediate Language,SIL)是一门高级且专用于 Swift 的中间语言,适用于对 Swift 代码的进一步分析和优化。SIL 生成阶段(在 lib/SILGen 中实现)将经过类型检查的 AST 弱化为所谓的「原始」SIL。SIL 的设计在 docs/SIL.rst 有所描述。
- SIL 保证转换(SIL Guaranteed Transformations):SIL 保证转换阶段(在 lib/SILOptimizer/Mandatory 中实现)负责执行额外且影响程序正确性的数据流诊断(比如使用未初始化的变量)。这些转换的最终结果是「规范」SIL。
- SIL 优化(SIL Optimizations):SIL 优化阶段(在 lib/Analysis、lib/ARC、lib/LoopTransforms 以及 lib/Transforms 中实现)负责对程序执行额外的高级且专用于 Swift 的优化,包括(例如)自动引用计数优化、去虚拟化、以及通用的专业化。
- LLVM IR 生成(LLVM IR Generation):IR 生成阶段(在 lib/IRGen 中实现)将 SIL 弱化为 LLVM LR,此时 LLVM 可以继续优化并生成机器码。
从原文的内容里,我们可以看到 Swift 编译器主要是在前端部分增加了一些环节,主要是在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的过程中增加了几个步骤:
这一部分后续会继续完善,目前的水平和实践还只能到解释这么多
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了,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能对编译系统,编译流程和编译环节做的事情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!
参考文献
- 噢!我的編譯器 – Introduction I
- 噢!我的編譯器 – Introduction II
- 编译原理实战课:01 | 编译的全过程都悄悄做了哪些事情?
- Swift Compiler
- Understanding Xcode Build System
- How to Build Swift Compiler-Based Tool? The Step-by-Step Guide
- Compiler code optimization for Swift and Objective-C